男性直肠等腹部盆腔 首页 > 产品介绍 > 男性直肠等腹部盆腔

   

        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男性腹部盆腔部位放疗,通常放疗5周左右。随着放疗次数和剂量累积,患者在放疗期间,不可避免会发生放射性皮肤和黏膜损伤,表现如下:

1.     腹股沟、肛周、臀部、下腹部等:放射性皮炎。通常在放疗开始后5-7天逐渐出现皮肤反应,初期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热,瘙痒,色素沉着,随着照射剂量累积,可出现干、湿性脱皮,起水泡,严重者出现破溃。

2.     直肠:放射性直肠黏膜炎。病理改变为进行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间质纤维化,肠壁进行性缺血、黏膜溃疡、肠壁坏死、出血、狭窄,窦道、脓肿及瘘管形成。临床表现为:便血(首要),里急后重,腹痛腹泻,粘液便,肛门疼痛、失禁、直肠狭窄等。

     皮肤和黏膜的放射性损伤,增加了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抗疾病的信心。如皮肤或黏膜发生破溃,将增加感染风险。损伤至一定程度,可造成放疗中断,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明显影响放疗疗效。有效预防和缓解放射性皮肤和黏膜损伤尤为重要!

1. 保障放疗疗程正常、顺利进行,确保放疗疗效。

2. 减轻放疗期间疼痛,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3. 减少负面情绪,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

 



       放疗期间,如何预防和缓解皮肤和黏膜放射性损伤呢,对放疗相关信息有全面的了解很有必要,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预防和缓解这类损伤。

       放射治疗简称为放疗,利用聚焦的、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放疗与手术、化疗并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射线具有穿透性,到达体内肿瘤,消灭癌细胞的同时,放射线指向并穿过的体内区域的正常皮肤和黏膜也会产生一定的放射性损伤,临床表现为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黏膜炎。       

      放射性皮炎可发生在任何照射部位,尤其皮肤薄嫩、有皱褶、容易出汗的部位,如颈部、胸部、腋窝、腹股沟、外阴、肛周等。主要是因为放疗造成皮肤基底层细胞的损伤。一般而言,在放疗开始后1周左右,逐渐出现皮肤反应,开始时表现为红、肿、热、及微痒等反应,像太阳暴晒后的皮肤。继续放疗时,皮肤可能变黑,开始有干性脱屑,部分患者发展为湿性皮炎,甚至发生溃疡。

     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表现因照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譬如,头颈部放疗,可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鼻腔黏膜炎,腹部盆腔放疗可出现放射性直肠黏膜炎和阴道黏膜炎。




  

        高能射线作用于机体,通过电离辐射,直接破坏DNA,还通过间接作用,电离组织中水分子,产生大量有害因子(寿命较长的超氧自由基),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正常细胞的凋亡。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是辐射损伤的主要原因,而电离辐射间接作用产生的高浓度有害超氧自由基的累积,是导致机体出现放射性皮肤和黏膜损伤、病症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清除有害自由基可缓解反射性皮肤和黏膜损伤。

        抗辐喷的核心成分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它是超氧自由基的专一性、高效率清除剂,可以及时有效清除放疗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切断自由基的反应链,减轻放射性损伤。抗辐喷是预防和缓解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专用产品,通过外源性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皮肤黏膜的辐射损伤耐受剂量,及时清除放疗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延缓损伤发生的时间,减轻损伤发生的严重程度。在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甚至破损时使用,可有效缓解,和控制损伤不再加重,协助患者继续放疗,使放疗疗程得以坚持完成。

抗辐喷目前有两种型号,一是普通型,用于体表皮肤和口腔的喷雾;二是冲洗剂型,主要用于管腔内黏膜的灌注,比如鼻咽腔冲洗,口腔和咽部漱口,直肠灌注和阴道冲洗。两种型号在成分、作用机理和使用周期上相同,区别在于核心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单位活力不同,普通型不低于 1000u/ml ,冲洗剂型不低于 120u/ml。普通型使用方式是喷雾,每次喷雾量相对较少,单位活力相对较高,冲洗剂型使用方式是灌注,每次用量相对较大,单位活力低些,为保证核心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总的活力可以有效清除放疗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冲洗剂型不可替换普通型体表喷雾使用。


 


 


产品名称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商品名称 ]抗辐喷

型号 ]普通型

规格 ]30 ml

主要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12、山梨酸钾、山梨醇、SOD稳定剂(主要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单位活力,不低于1000 u/ml )

性能 ]该产品是内含自由基清除剂的喷雾剂

用途及适用范围 ]

    预防受辐照皮肤粘膜组织的损伤;

    减轻放疗等理化因素产生的自由基所致皮肤和粘膜组织损伤。

男性腹盆腔部位放疗,抗辐喷(普通型)可用于  腹股沟、肛周、会阴部 、腹部等皮肤的喷雾 。 

皮肤和口腔黏膜任何状态(正常、发红发黑、干性脱皮、溃疡或破损等),均可以使用;
抗辐喷为水溶液状,不同于膏状或乳液状防护剂,无需涂抹,避免物理性损伤,喷雾后皮肤易吸收;
抗辐喷内不含金属盐,放疗前喷雾,对放射线照射无干扰;
放疗结束后喷雾,及时清除有害自由基,有效缓解放射性损伤。


 

产品名称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商品名称 ]抗辐喷

型号 ]冲洗剂型

规格 ](100ml/瓶 + 12000u SOD冻干粉/瓶)/ 套

主要成分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12、山梨酸钾、山梨醇、SOD稳定剂(主要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单位活力不低于120 u/ml)

性能 ]该产品是内含自由基清除剂的冲洗剂

用途及适用范围 ]

    预防 受辐照皮肤粘膜组织的损伤;

    减轻 放疗等理化因素产生的自由基所致皮肤和粘膜组织损伤。

男性腹盆腔部位放疗,抗辐喷(冲洗剂型)可用于直肠灌注  。借助灌注的方式,让内含自由基清除剂的液体附着于管腔内黏膜表面,有效接触,吸收与作用,不可简单理解为清洁用的冲洗液。各部位灌注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管腔内黏膜,排出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让黏膜组织充分暴露后再使用抗辐喷(冲洗剂型)灌注。灌注时动作应轻缓,使液体缓慢流过黏膜组织,停留一定的时间,确保黏膜充分吸收与作用。

辅助抗辐喷(冲洗剂型)直肠灌注直肠灌肠器

  

产品名称 ]:肛门冲洗器

型号 ]:Ⅲ型推杆式

规格 ]:60ml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Ⅲ型推杆式由筒体、推杆、接头、夹子和冲洗头组成。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产品用途 ]:用于肛门手术患者冲洗肛门、达到治疗目的。

男性腹盆腔部位放疗,不可避免会发生腹股沟、肛周等部位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直肠黏膜炎,也是最为常见的放射性损伤,需重点防护。放疗期间可使用抗辐喷(普通型)喷雾腹股沟、肛周、下腹部、臀部等部位皮肤,缓解放射性皮炎。直肠黏膜的反应,如便血、腹痛腹泻、肛门疼痛等,随着放疗的进行,逐渐会出现。建议从放疗前三天内或放疗开始时,使用抗辐喷(冲洗剂型)直肠灌注,预防和缓解放射性直肠黏膜炎。两种型号结合使用,普通型防护体表皮肤,冲洗剂型防护管腔内黏膜,全面防护,提高放疗期间生存质量,及减轻放疗结束后的慢性反应。




欢迎来电或微信抗辐喷医学支持部:18100670386


放疗同步防护皮肤和黏膜,预防大于治疗。抗辐喷可放疗全程使用,从放疗前三天内开始使用至放疗结束后一周至一个月。综合病人的病症阶段、防护要求,可在放疗任一阶段使用,皮肤黏膜任一状态均可使用。

抗辐喷(普通型)用法:于照射野内皮肤(腹股沟、肛周、下腹部、臀部等部位)均匀喷雾

放疗前3天内,早、晚各喷雾 1次/日 ;

放疗第一天至放疗结束,早晚各喷雾1次,每次放疗前约15分钟喷雾1次,每次放疗结束后15分钟内喷雾2次;

放疗结束后一周,早、晚各喷雾 1次/日.

•       常规喷雾次数 :2 、 5 、 2

•       根据皮肤黏膜损伤程度,在常规喷雾次数基础上,可酌情增加每日喷雾次数(3-5次),一定范围内,用量多缓解效果更佳。

•       放疗结束后,皮肤粘膜出现破损,可使用普通型喷雾来促进创口愈合,喷雾次数>3次/天,根据损伤程度和皮肤吸收情况,酌情增加喷雾次数。

 

抗辐喷(冲洗剂型)用法:直肠灌注

直肠灌注

(1)取截石位(或左侧卧位),下置污液接受盆,或垫适量纸巾。

(2)将适量冲洗剂置入灌肠器内。 30-50ml/次,

       可从放疗前三天内开始使用,隔日一次,直至放疗结束后一周;

(3)当出现粘膜Ⅱ°反应时给予一天一次,至粘膜缓解后一周。

(4)适当抬高臀部,将导管插入直肠内6-8厘米左右,缓慢注入冲洗剂,保留灌肠半小时。    

(5)使用过程中的用量和次数,根据病症阶段和防护需求,可酌情调整,或遵医嘱。



Copyright © 苏州东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4202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3471号    营销&技术支持:岭航先丰